為了確保在低油價時代提高經濟效益,中石油正加速開展和地煉企業的合作。羅德公司是中石油長期合作伙伴,凸輪轉子泵產品是石油石化指定的配套設備,行業內千絲萬縷的變化關系石油石化的發展。
3月23日,山東省永鑫化工、京博石化、魯清石化以及中石油燃料有限公司、中石油山東銷售有限公司5家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幾天后,中石油東北銷售分公司、中石油燃料油有限公司與東明石化、海科石化等8家地方煉廠簽訂了三方框架協議。中石油燃料油有限公司將向合作煉廠提供煉油原料,且同等條件下中石油將優先采購合作煉廠生產的成品油。
中石化廣西分公司使用羅德品牌污泥提升轉子泵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中石油牽手地煉企業可以說是雙贏的合作。中石油可減少運費和損耗,通過與地煉簽訂采購協議,也可以提高議價能力,降低外采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而對于地煉企業來說,可以通過比較簡單的方式獲得中石油提供的原油,同時還可以將成品油銷售給中石油,擴大銷售途徑。
這次牽手首先和最顯著的變化是付款方式。以前的付款方式是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賣原料和收購地煉的成品油。尤其是成品油的收購,“對方說什么價格就是什么價格,在付款上也不是現款結算,而是拖延一段時間才會打款。現在,我們也有了一點主動權了。”一位地煉負責人說。
這次中石油與上述地煉企業的協議為雙方在成品油合作基礎上,按市場化運作模式,逐步加強在原料委托加工等方面的合作。
之前,貨款到賬周期長,且并非現款現貨。而在此次的協議中,雙方有原料合作業務,所以在結算時,中石油銷售公司可向煉廠開具商業承兌匯票,煉廠背書轉讓給中石油燃料油公司,作為原料合作業務的貨款。也就是說,中石油可以用給煉廠供應的原料油抵外采成品油的貨款,這大大提高了煉廠與中石油合作的積極性。
進口原油的大量涌入,也使“三桶油”感覺到了危機。近幾年,地方煉廠與“中字頭”企業在原料上合作增多,除中石化的指標油外,中海油與中燃油也與多數上規模的地方煉廠簽訂了原油配額供應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