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了《中長期油氣管網規劃》。規劃顯示,到2020年,中國油氣管網規模將達16.9萬公里,其中天然氣管道為10.4萬公里;到2025年,全國油氣管網規模將達24萬公里。這組數據意味著,即使是8年后,中國的天然氣管道里程仍不敵美國一半!差距懸殊的背后有諸多原因,如兩國能源結構占比不同等,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目前中國油氣管道發展還有很大上升空間!
專家表示,航空、鐵路、長途汽車、水運及管道等幾種運輸方式中,管道運輸最經濟,因此在油氣市場化的大背景下,管道發展應處于優先地位。2020年我國預計的16.9萬公里管道規模包括3.2萬公里原油管道、3.3萬公里成品油管道及10.4萬公里天然氣管道。
圖片來自網絡
《規劃》還指出,中國將統籌考慮天然氣和LNG兩個市場、國內和國際兩種資源、管道和海運兩種方式,堅持“西氣東輸、北氣南下、海氣登陸”原則,加快建設天然氣管網。到2025年,逐步形成“主干互聯、區域成網”的全國天然氣基礎網絡。雖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天然氣基礎設施仍顯稚嫩,但足以見我國發展天然氣的決心。
今年6月,特朗普宣布,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試圖通過著重發展石油、煤炭等工業來恢復美國經濟,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但這一決定將給減緩碳排放、減緩全球變暖趨勢帶來來重大挑戰。據英國媒體報道,受溫室效應影響,面積接近上海市的南極最大冰山已與南極大陸冰架脫離,目前來說,減少碳排放已刻不容緩。中國政府決心要減少煤炭在能源結構中所占的比重,并發展天然氣等其他能源,這不是從成本角度出發,而是從減少碳排放、保護空氣質量以及能源結構轉型等角度考慮來進行決策的”。
圖片來自網絡
目前情況下,由于煤電成本低,風電、光伏、水電、氣電等能源在與煤電競爭時會處于下風,“棄風”、“棄光”的尷尬時有發生;且出于煤礦需求與拉動GDP的考慮,地方政府也更青睞于發展煤電項目。但與煤炭相比,天然氣具有清潔、啟動靈活的優勢,且熱效率高,用于取暖也更加清潔。同時,氣電廠占地僅有煤電廠的五分之一,城市可以率先進行天然氣取暖及調峰嘗試,以推進能源結構的轉型。
作為清潔能源,天然氣也符合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的要求。業內人士表示,即使成本略高,但天然氣盈利能力仍然較好,在吸引社會資本進入天然氣市場方面仍有足夠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