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的發展到一定程度時,與環境保護,城市規劃的矛盾會凸顯出來。以江蘇為例,位于蘇南的石化廠家的產值約占全省的50%,并且化工園區都在沿江地區,緊鄰城市中心區,與城市規劃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羅德公司的凸輪轉子泵產品與江蘇的石油石化行業的合作日益加深,近期,與某化工集團簽訂了一批甲醇卸車泵的訂單。作為中石油天然氣集團的物資供應商,在自身發展的同時,我們有社會責任關注國家未來的長期發展方向并貢獻自己的力量。
江蘇擁有4139家規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業,實現主營收入1.88萬億元(全國第二)、利潤 1034.5億元,石化已是江蘇當仁不讓的重要支柱產業。目前,江蘇已建成化工產業園區(集中區)63家,其中省級以上11家,7家進入全國化工園區20強,化工園區實現產值占全行業比重已達50%。
然而,中國石化工業長期存在的布局分散、安全環保壓力大、中間產品物流成本高、資源及能源利用率低等一系列問題,也同樣在江蘇存在。
各化工園區不同類型企業混雜布局、自成體系,難以實現區內物料、能量等資源共享、共生發展,亦有相當一部分企業未進入化工園區。特別是江蘇沿江南北兩岸已經建成20多個較大規模的化工園區,基本形成了沿江石化工業帶,是當前江蘇石化產業的主體,但這些園區大都緊臨中心城區,與城市規劃之間矛盾重重。
長江江蘇段兩岸約有800公里岸線,集中了大量的化工企業,使得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飽和,給長江航運帶來較大的運輸壓力和風險,也給沿江城市帶來了較大安全環保和社會維穩壓力。江蘇沿江八市人口密度高達847人/平方公里,是全國的7.7倍,一些地區化工產業與城市發展開始由共生走向互斥。
出現這些問題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在行業高速發展期,片面追求GDP的行政增速忽略了環境問題的預防和治理,在國際油價的持續低迷以及產能過剩問題暴露出來后,諸如環境保護,城市規劃問題等一系列矛盾都被擴大化。
從2016年起的15年內,江蘇擬對全省的石化產業進行深度調整,全面實現江蘇石化產業布局的集約化、產業集群化、 產品高值化、生產智能化、管理現代化,完成從石化大省向石化強省的轉型。
江蘇未來原則上不再新設立化工園區,并盡可能壓減和淘汰現有化工園區數量,對不合理的園區進行分類整合、改造提升,其中,涉及到城區化工企業全部關停或搬遷,而沿江化工園區不再擴大面積并適當整合。
江蘇將利用國家發改委制定的“主體功能區規劃”,對照江蘇省工業結構調整限制淘汰目錄,對不能達標和不符合本區域產業功能定位的化工項目不予批準,需要調整的項目進行區域轉移。
江蘇省發改委目前正在制定“市場化”的激勵措施,在稅收地方留存和土地增值收益等領域施行“共享”政策,推動石化產業兼并重組,解決制約產業轉移和要素流動的深層次問題,以及建立產業轉移的協調機制,協調解決項目轉移承接中的重大問題等。
在江蘇未來15年的石化產業調整中,從地區看,蘇南地區(長江南岸)的石化產業規模將被壓縮,特別是江南石化化工生產企業要逐步關停或轉移,蘇中(長江北岸)的石化產業結構進行優化,以連云港徐圩世界一流石化產業基地為主要承載地,加快產業向蘇北臨海石化產業區布局。
目前,國務院已明確將連云港徐圩新區作為國家規劃布局的七大世界級石化基地之一(約71平方公里)。沿海地區打造若干臨港大型綠色化工基地,以外進油氣資源為主要原料形成多元化產業鏈群;蘇南及沿江地區打造特色高端加工基地和特色的專業園區;蘇北內陸地區形成若干深度加工利用專業園區。最終,形成10-12個大型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鹽化工、生物化工生產和研發的特色基地。
未來經濟的發展要協調好與環保,城市發展,人居發展的關系,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自然環境是國家發展各項事業的保證,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