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日本涉外雜志《外交學者》發表了一篇題為《中國水資源短缺迫在眉睫》的文章,文章作者認為,“除了污染,水資源短缺可能是中國今天面臨的最有威脅性的環境問題。”文章指出,最近李克強總理高度強調水資源問題,他敦促地方政府加快處理包括節約用水和調水工程在內的水問題。在訪問中國水利部時,李克強建議為這些項目提供更多的政府資金,并出臺利好政策來更好地支持它們。李克強說,這些項目也將有助于提高就業和投資水平,從而穩定經濟增長。羅德泵也希望在水處理問題上能貢獻更多的力量。
文章認為,李克強對水問題的關注強調了解決中國水問題的緊迫性。文章還援引了世界銀行統計數據表示,中國人均內部可再生淡水資源為2071立方米,遠在聯合國定義的水資源短缺(人均1000立方米)以上。
“但是,中國的水資源分布是不平均的。”美國研究機構藍圈組織(CircleofBlue)發布的報告《中國之瓶頸:水匱乏與能源需求》顯示,近70%的中國用水是在農業產業,而20%是在煤炭產業。農業和煤炭這兩個產業都集中在中國的北方,北方恰好是雨水稀少的地區,降水量僅為中國總降水量的20%,其結果是水資源供不應求。在中國北方,人均水資源僅為200立方米左右。而在北京,2012年水資源消耗水平高出總供水量的70%。
對此,作者表示盡管“中國政府充分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并正在采取具體措施來解決它,包括提高用水效率和減少水的使用”。
受城市化和現代化影響,中國的用水量正在不斷增長(根據《中國之瓶頸》一文,預計用水量將在21世紀20年代初達到每年6700億立方米),而中國的水資源正在日益減少,2000年以來已經減少了13%。
文章還談及了中國自2002年其開始實施的南水北調工程,并援引了《大西洋月刊》的報道稱,南水北調工程每年將利用三個運河,把448億立方米的水從南方調往北方。該項目預計耗資超過600億美元;東部運河和中部運河已經發揮作用。然而,單純提供更多的水解決不了用水效率低下和需求不斷增長的根本問題。事實上,新建成的中部運河甚至彌補不了北京的全部供水缺口,而需求只會繼續增加。
“可能的解決方案是存在的,但都面臨著政治上的反對。”《經濟學人》認為,中國可以僅僅通過提高水價,尤其是在一些缺水區域提高水價來解決其問題。但是官員一直不愿意這樣做,怕因此而趕走支持當地經濟的產業。如果中國政府不出臺關于節約用水的嚴格政策,地方官員也不太可能采取行動。
文末,作者認為“中國的污染之戰,尤其是空氣污染,與迫在眉睫的水資源危機相比可能是簡單的”。《外交學者》此前就曾經報道過中國的水污染危機。報道稱,根據中國政府的報告,近60%的中國地下水已被污染。然而,因污染而明顯加劇的水資源匱乏也是中國的一個嚴重問題,該問題與能源利用、城市化和現代化等復雜問題息息相關。
如果您對我們羅德泵感興趣或有疑問,請點擊聯系我們網頁右側的在線客服,或致電24小時客戶服務熱線:400-800-5717,羅德泵——為您全程貼心服務。
文章版權歸青島羅德所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